刘和武:黄镇同志与安庆师院

作者:刘和武 时间:2018-07-26 点击数:

黄镇同志与安庆师院

刘和武

2018年12月10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将军、艺术家、中顾委常委黄镇同志逝世29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万分沉痛、思念与感激的心情回顾在创建安庆师范学院最困难的时期得到黄镇同志的重视、支持与指导,促成安庆师院的诞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育人才,这个历史功绩是应该载入史册的。

一、“办安庆师院我支持”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迎来科学教育的春天。当时安庆地委、专署和省教育厅商量,并经省政府批准,决定原安庆师范学校以安徽师大安庆教学点名义,参加全国恢复高考首届招大学生,组织上调我任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全面负责筹建安庆师院工作,在一所经过十年“文革”破坏的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开始就招了中文、外语、数学、化学、物理五个系本科生218人,1978年暑期继续招生200余名,校园破烂不堪,困难重重,教师、经费、设备“奇”缺,仍竭尽全力,艰苦创业,开展正常教学。是年冬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了国务院批准新建一批高校,安徽仅有阜阳师院,同学们见我校榜上无名,非常失望,便闹了一次小学潮,写大字报,上街游行,罢课罢考……校领导和老师们废寝忘食,耐心细致地做劝导工作,安定情绪。校党委在组织师生员工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的同时,听取多方面意见,分析、比较,认为最佳方案是到北京向国家教育部和黄镇同志等汇报,恳求批准建院,这是关键问题,只有解决主要矛盾,才能名正言顺,开展各项工作,否则难得安定。因此,抓紧安排好校内工作,积极准备汇报材料,经省政府写介绍信,1979年3月28日,我偕教务处长洪仲明和潘蕴华老师(黄镇同学、挚友)启程进京,找到文化部孙祥凝秘书,不巧黄镇同志(中宣部第一副部长兼文化部长,枞阳县人)率中央慰问团赴云南前线慰问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将士们去了。我们就四处求援,历尽艰辛,到钓鱼台国宾馆世界经济研究所找钱俊瑞所长(曾任教育部、文化部副部长,著名经济学家,1964年下放任安庆地委副书记)与新华社程竞明主任等,都受到热情接待和帮助。经过联系,教育部计划司舒茗司长等听取了我们的汇报,他说:你们讲的很有道理,但中央已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要三年调整,这是大局,今年报批是困难的,你们把报告材料留下来,以后再研究,有机会我们派人去考察。我们似乎交了一份考卷,在教育部总算挂上了号。

4月17日上午孙祥凝同志告诉我们,黄部长昨天返京,今天下午三点在家里接见你们,我们感到特别兴奋。下午我们三人到了黄部长家,没带任何礼物。接待室是一间宽敞的长方形房子,秘书泡了茶,在茶几上摆了六个食品碟子,盛了全国驰名的土特产,这时黄部长笑盈盈地从内室出来,同我们一一握手就坐在一起。我们谈了来京的目的和活动进展情况,汇报安庆办师院的条件:安庆原系“安大”所地在,有办大学的基础;从发展经济和全省高校布局上看安庆应有一所大学;皖西南生源充足,人才济济;省地市领导的积极性高、学校师生愿望强烈,已招了两届五个系的本科生;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文化活跃……黄镇同志站起来踱了几步,频频点头道:是啊,安庆是个人才荟萃的地方,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并果断地说:“办安庆师院这件事,我支持,我来办,找蒋南翔(教育部长),我与钱俊瑞同志共同努力,事情会办成的。”谈了一个多小时,黄部长刚从前线回京,时间表安排很紧,秘书虽然向他打过一次耳语,他仍然坚持和我们谈了一番家乡情话,询问农村改革、群众生活等方面情况,最后派车把我们送回崇文门饭店住地。黄镇同志的一席话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可谓贵人帮助,欣喜若狂。翌日,我同仲明同志赶回合肥,向省里作了汇报,返院后立即如实传达,师生情绪稳定下来,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分享成功的喜悦,共挑创业的重担,抓紧平反冤假错案,选调教师。潘老师仍留在北京,黄部长举行家宴招待美国基辛格博士,还请潘老师出席作陪。在黄镇等同志关心下,5月13日教育部派李邦平、张展平同志由省教育厅杨千秋同志陪同来安庆实地考察,通过看、听、问,了解有关情况,认为基础条件可以,历时两天就到徽州教学点去调研了。

二、“你们要加紧建校工作”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眼巴巴地期待着,希望教育部和国务院的批文早点下达。但是一直等到1979年年底,仍杳无音讯,这时大家又着急起来,其间通过长途电话联系过几次,孙祥凝同志告诉我们,现在报批大学要教育部和国家计委两家会签,然后才报国务院审批,我们的报告在计委搁浅了。于是,我和洪仲明进京了解情况,疏通环节,这就是“二进宫”。12月下旬正是北京最冷的季节,到处是冰天雪地,我们两次到教育部、国家计委询问,答复是等待报批……并获悉徽州、六安教学点亦有人来京活动,竞争激烈。又找到孙祥凝同志,希望能再向黄镇同志汇报情况。当时正值建国30周年之际,各省市的文艺汇报演出还在紧张的进行,文化部工作特别忙。一天,祥凝同志亲自送来两张戏票,说黄部长今晚利用看戏中的休息时间与我们接谈,戏名叫《半屏山》,反映台湾的半屏山原是和大陆连着的,由上海歌剧院舞剧团演出,地点是中南海内中央警卫局礼堂,我们先期到达,戏刚开台,黄镇同志和夫人朱霖同志等一班人进场入座,在我们前排。中场休息我们随黄镇同志等到首长休息室,还有朱霖、孙祥凝同志在座。没等我们多谈,黄镇同志对学校的审批过程已经清楚,告诉我们教育部派人考察后的态度是积极的,现在报告在计委,计委会签的。叫我们返校后加紧建校工作,他再到计委和国务院催促,问题是会解决的。我们听了如释重负,好像千斤重担落了地。事先我们已商量好,若学校能获批准,就请黄镇同志题写校牌。当时我就把这个要求讲了。朱霖同志插话说:“他很少题字,最近长征路上建造一个纪念建筑,还有金沙江文艺,来函请他题字,他都婉言谢绝了。”黄镇同志谦逊地说:“你们或者是我请中央负责同志题写吧!”事后,孙祥凝同志再次转达我们的恳求,黄镇同志最后还是答应下来了。

1980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成立安庆师范学院,时隔不久,我们就收到了由北京王府井荣宝斋装帧裱糊、精心制作的黄镇同志手笔“安徽师范学院”六个大字。而国务院文件是“安庆师范学院”,我们又去信给他,请他把“徽”字改为“庆”字,几天以后,他又单独为我们寄来一个裱贴“庆”字,连一分钱没有收。10月14日,我们举行学院成立大会,特邀请黄镇同志出席,他因公务繁忙,回电表示庆贺。

三、“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

1980年6月13日至28日,中央教育部召开第四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我代表安庆师院出席这次会议。住北京西苑饭店,我拨通中央文化部电话找黄部长,答复在住院检查身体,接话人把我的住址、电话号码记录下来。第三天下午我接到回话讲黄部长约我21日下午三时就地等候。是时一辆黑色红旗牌轿车开来了,径直奔往北京医院,途中我两次要求其秘书停车,想买点营养品去看望,否则不近人情。孙秘书说:“你还不知道部长的脾气吗?他从来不肯接受任何人礼物的,我们跟他出差,带什么物件出去,还是带什么物件回来,否则要挨批评的。”在北京医院三楼一间宽敞的病房里,受到黄镇同志热情诚挚的接待,我首先转达院党委和行政领导暨全体师生员工对他的感谢之情,汇报了主要工作情况,部长语重心长地说:“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人有责。”“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哺育‘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没有‘工作母机’就制造不出机器;没有师范院校,就造不出人才的人才。正因为这样重要,胡耀邦总书记等领导同志还要在中南海同你们代表见面、讲话。”“在这改革开放时期,你们要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教师办好学校。”“安庆是座文化古城,基础条件较好,今后还要办农专、医专,还要办大学。我到过一些国家,凡是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都很注重教育,我国现在底子薄,将来教育科技一定要大发展……”这时,护士进来,说时间到了,请服药吧!部长风趣地说:“机会难得,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今天服药等一等,再谈半小时。”护士笑着走了。部长又说:“身在外国想祖国,回到祖国想故乡。一个不热爱家乡的人,怎能谈得上热爱祖国呢?!”“我身体尚好,这次按照中央的安排,再过七天就出国访问,现在是检查身体休息治疗。陆定一同志也住在隔壁病房……”接着又询问了地方工农业生产情况,农民生活情况,群众思想情绪,我都如实作了回答。最后,我代表学院邀请黄部长来安庆参加十月师院成立大会,他说:参加成立大会来不及了,年底我是要去的,并嘱咐我向院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问好。时针指向四点半,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四、“努力培养新时代合格的人民教师”

1980年冬黄镇同志来安徽视察工作,12月7日下午在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张恺帆、安庆市委书记康兆郁等同志陪同下来安庆师院检查指导工作,听取了院领导和部分教师的汇报,黄镇同志幽默地说:“这座校园校舍虽然陈旧,但历史悠久,是原安徽大学的旧址,解放后又办过海校、中师、师专,培养输送过不少人才。现在是四年制师院,你们要办得比以往更好,塑造新时代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振兴中华作出应有的贡献。可是,创业维艰,经济上有困难,大家要发扬延安‘抗大’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团结前进!”当有的教师提出要求办美术专业时,黄镇同志表示“师范院校应该创造条件这样做,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接着,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与学生面对面地谈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珍惜青春年华,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同时,又查看了饭厅和校园环境,谈笑风生,边走边询问……并到潘蕴华老师家实地看望,关心她的晚年生活。当院领导留他们吃晚饭,他说,我愿意到学生饭厅共进晚餐。最后,黄镇同志等与院部分干部、教师代表合影留念。直到傍晚才离开校园,回到马山宾馆休息。事后,有的教师到住地去看望他,都受到盛情接待,给大家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有的还结交为知心朋友。

五、“必须依靠教师办好学校”

1988年5月黄镇同志再一次来安徽视察,他已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系中央领导人。到安庆后,院党委书记朱建华和我与潘蕴华老师一道到马山宾馆看望他,并邀请他来院参加教师代表座谈会作指示,他欣然同意。10日上午八点半,他在省委副秘书长赵培根等陪同下,轻装简从,准时来到会议室与各系十几位教师代表座谈,事前随行人员打过招呼,黄老79岁高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过于劳累。院领导同志作了简明扼要的汇报,几位教师就提高教学、科研质量谈了自己的意见,黄镇同志听了很满意,他着重指出: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必须依靠教师办好学校,既教书,又育人。“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否则难以培育高素质的中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方面人才,勉励大家要继续艰苦奋斗,发挥潜在力量。还详细询问了教师的职称评定、校舍基本建设、图书资料、教学仪器添置等情况。当有人提出学校经费紧张请黄部长予以关心时,他笑哈哈地说,可以嘛,我是受聘的安徽省顾问,顾问顾问,顾而又问,不能只顾不问,并对随行的孙秘书说,你讲对吗?!你把它记下来。接着,和全体与会人员在理化教学大楼前合影留念。随后,我们陪他一起巡视了校园校貌,目睹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学院已初具规模,比他上一次来院大有进步,非常高兴。当他看到了学生下课在露天球台打乒乓球时,便接过球拍,跟学生一起打起了乒乓球,许多师生前来围观,对黄镇同志这种平易近人、爱好广泛的品格才华称赞不已。其后,他还深入到教师家看望了教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临近十二点快吃午餐了,我们送他到校门,欢迎他在建院十周年时再来校视察指导工作,他也愉快地接受了。意外的是,1989年12月10日黄镇同志于北京逝世,彼时我因公出差,回校后拆开黄镇同志治丧委员会来函,通知我赴京参加追悼会,可惜时间已过,我怀着悲痛的心情,打电话给其夫人朱霖同志深表哀思、愧疚……成为终身遗憾。

敬爱的黄镇同志,你虽然与世长辞了,你那崇高的思想品德、高风亮节永远值得我们敬仰;你的音容笑貌、形象和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现在可以告慰你在天之灵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安庆师院在2016年已改成安庆师范大学,校牌仍属你的墨迹,现有学生18000余人,教职员工12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500余人,1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荣获多项科研成果,学校正在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砥砺奋进!

作者简介刘和武,怀宁县人,1933年6月出生,大专文化,1949年7月参加工作,5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怀宁县文教局长,安庆专署文化局、教育局副局长,安庆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安师大安庆教学点主要负责人,安庆师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长,纪委书记(副厅级)等职。1987年晋升副教授,系省思政系列高职评委,省科社学会常务理事、顾问,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1995年离休,著有《新时期文论选》等三册。

(转载于离退休工作处网站http://lgc.aqnu.edu.cn/info/1016/1232.htm)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机关党委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北路1318号

联系电话:0556-5300038